2021.10.04,观影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晚场电影,如同上一部《饮食男女》一样满是淅淅沥沥的小雨。
推手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篇电影。但是无论是运镜还是情节,布景,构图,色调,光影总体来说是让我满意的。
整体来说这是一个悲伤为主调的电影,老朱,又是老朱。从北京来到美国纽约,和他的独子一起生活。他生在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的举人,父亲是国民政府的高官。自己呢,啥也不是,小时候体弱多病,靠打太极拳强身健体。太极推手,看似推开的是别人,实际上推开的是自己,把自己与世界隔绝了起来,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总是从电影里看到自己。晓晨是,老朱是,小杰也是。一部好的电影总能让你产生共鸣。
老朱在建国后历次的运动中从来没逃脱过。可能是因为家庭成分,也可能是他倔强的性格使然。他的妻子是在他眼皮底下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的,红卫兵打不死他,他为了保护他的儿子,无暇顾忌他的妻子。有些事情,除非亲身经历,否则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 他对妻子是愧疚的,他曾对儿子说三十年来从来不敢看妻子一眼,可是每晚上总是枕着妻子的照片入睡。
怎能忘记呵! 永远也忘不了!
晓晨呢,对妻子大发脾气。生活似乎总在压榨他,既要维护父亲的感受,陪他下棋聊天,翻译妻子的对话,又要安慰妻子,又要陪伴儿子,总是凌晨也难以入睡,因为要抽出时间工作啊。唯一的消遣似乎是周末送儿子去中文学校,送父亲去教太极拳,自己抽时间去打篮球。但是他总有一天会被压垮的。父亲的走丢,满世界去找,冲妻子发脾气,把厨房砸的稀巴烂。去借酒消愁,以头抢地耳。 彻夜未眠,似乎下定决心要送父亲出去,但是我相信他是无法做到的。只有父亲心甘情愿的搬出去吧,我想这就是中国家庭最复杂微妙,难以捉摸的一点吧。
以上。
感谢李安奉献的电影,看到不一样却又似曾相识的电影。从围城中去,到围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