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读书笔记(2020年)

CH4 态度和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 学生对作弊的态度与他们是否作弊没关系
  • 自我描述的种族 观念 和真实情境中的行为没有关系
  • 道德伪善 道德和贪婪竞技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真理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会显得显而易见

态度预测行为

  • 记忆有两种形式内隐(无意识的)和外显(有意识)
前提条件
  1. 其他因素影响最小化
  2. 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
  3. 态度是强有力的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霍桑:”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对自己一副面孔,对别人另一副面孔,那么最后他会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角色扮演

  • 面对新环境表现得很敏感,表现得成熟,例如进入大学,会避免做出高中时代的事情,尽量表现得像一个大人。某天开始,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虚伪,也变得十分自然了。
  • 斯坦福监狱实验

语言变成信念

  • 人们会根据观众对某件事的立场而改变自己对该事件的总结,并且使自己也相信这些歪曲的事实。

登门槛现象

古罗马作家西鲁斯:”如果培养已有善行之举的人的善心,那么你会发现乐于助人的人 。“ 公元前42年。

  • 先让别人答应一件小的事情 然后逐步进展 在答应小的要求之前,要考虑一下之后会发生什么。

邪恶行为与道德行为

  • 邪恶有时候来源于逐步升级的承诺。
  • 不起眼的恶行会侵蚀人们的道德感,引发更坏的邪恶行为。

罗什福科在《箴言集》中说:“想找到一个仅屈服于诱惑一次的人,比找到从来没有屈服于诱惑的人还要难。”

  • 伤害无辜,通常会导致攻击者去贬损受害者来为自己行为的正当性辩护。
  • 当人们自愿认可某种行为时,会为该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 例如集中营的守卫一开始会很好的对待战俘,但不会长久。
  • 邪恶的行为会塑造自我,但是道德的行为也会塑造自我。
  • 没有旁人在场时,自己的行为会反应自己的性格。

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 :“ 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上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

亚里士多德:“ 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行为勇敢。”

社会运动

  • 对战俘的洗脑过程是逐步升级的 狱卒先提出小的要求然后逐步升级。 “当一个囚犯呗训练说出一些东西或者写出一些细小的东西的时候,紧着就会被要求写出更重要的东西” 战俘被要求主动参与,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自我批评或者承认错误。 后来囚犯就会觉得这是内在的需求,通常使他们觉得之前做的事情是错的。 ** 登门槛效应**

” 你可以使用较小的承诺来操纵某个人的自我形象,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使公民变成奴仆,潜在的购买者变成顾客,使囚犯变成合作者。

  • 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 政治和社会活动可能大规模的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 自我表露: 为了让我们看起来表里如一
  • 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自己内心不适,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 自我知觉理论: 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当我们的感觉或者信念不确定时,我们会观察自己的行为。就像其他人那样。

自我表露 :印象管理

  • 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和物质上的回报,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 为了看起来表里如一,我们可能会假装某种态度。

自我辩解:认知失调

  • Festinger‘s 认知失调理论 :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 两种想法或者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觉到紧张(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 减小认知失调: 选择性接触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
  • 行为与态度之间的矛盾。 如果感觉到失调,我们就会产生改变自己的压力。
  • 伊拉克战争开始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美国没有找到这种武器,大多数支持者感觉到失调感。 为了减少 一些美国人修正了 美国开战的原因的记忆。

理由不足

  • 相同条件下 例如给予报酬让人撒谎 对于低报酬的人 (撒谎理由不足) 更容易调整他们的态度以适应这种情况。让门更可能感到失调 而因此更加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获得高报酬的人 因为有充足的理由 所以会感觉的较小的失调。

如果我们的行为 不足以用外界的报酬或者强迫性要求来解释 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失调 我们会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小失调感

  • 如果我们觉得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刘易斯在<<马与男孩>> 中写到” 做奴隶和被迫做某事最痛苦的结果就是 当没有人强迫你做事时,你会发现 你已经失去了 强迫自己的力量。” 只有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有效。

决策后失调

  • 当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决策时,当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后,我们会痛苦的感受到认知失调。 我们会觉得我们选择了不好的方面 而拒绝了好的方面。
  • 做出重要决策后 我们往往会高度评价自己选择 而贬低自己放弃的选择 来减少失调。
  • 对于简单的决定 决定变成信念效应会使人变得更加自负。 例如赌马。
  • 我们的偏好会影响决定,而决定又会强化我们的偏好。
  • 一旦做出决定 我们就会自圆其说。

刘易斯,<返璞归真> :” 每次我们做出一个决定,就会稍稍改变自己重要的一部分,你所选择的那部分。”

自我知觉

  • 如果父母强迫winston 说对不起 我们会把他的道歉归结于情景 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导道歉 我们会归结于他自己。·
  • 自我知觉理论 当我们摇摆不定或者态度不明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角度上 怪查自己 倾听自己的语言 了解自己的新年。 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 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是有多么的坚定,尤其是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行为简单地解释为外部约束时。 我们自由做出的行动正是对自我的揭露
  • 我要去一所大学里演讲 天亮之前我醒了 意识到自己失眠,我看出自己很焦虑。
  • 行为可以修正自我概念

安妮日记 :”我可以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和行为。”

  • 挺胸抬头 的被试者与无精打采的被试者相比 对自己的书面观点更加自信。
  • 当我们很烦躁的时候有人来访 我们不得不以礼相待 我们之后可能会因为温和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 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大步流星的走上一分钟,同时甩动胳膊直视前方。
  • 体验别人的感受 那么就首先模仿他们的表情。
  • 我们在欢乐的人群中也会感觉到欢乐。

过度合理化和内在动机

  • 给孩子报酬让他们 玩自己喜欢的游戏,那么他们就会把这种游戏变为工作。
  • 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理由,并且给予他们报酬和赞赏,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力,那么他们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 自尊感很强的人很少去辩解。
  • 喝酒减少失调引发的情绪

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当我们想在某个方面改变自己时,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者灵感,有时候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

如果你不想写作,同时又不得不写作的话,那么就要假装去写。在开始做小小的努力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借口消失了。并且真正的去关心这件事。你还会继续做下去,并且就像所有惯于写作的人那样。

  • 写一篇评论或者说出一种相反的观点,就会迫使我们去思考自己可能忽略的观点。 当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言语去解释某件事时,我们记得最牢。 即使是做笔记也会加深印象。

<<什么是情绪>> 如果我们希望克服心中不欲的情感倾向,我们必须冷酷的地表现出我们渴望培养的相反性情的外在行为。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